首頁 > 車評  > 首試 >  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新車評網(wǎng)   作者: XCP陳志豪 +關注   2018-07-02   評論 (0)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撰文、攝影:陳志豪@新車評


閱讀文章前建議先觀賞全方位看圖說車,請選擇:(1)PC版用戶(2)手機版用戶


海馬SUV新產品推出的步伐,似乎不如對手這么積極。你看隔壁哈弗,曾經只靠H5、H6打天下,現(xiàn)在產品名已經把數(shù)字1到9(除了數(shù)字3)基本占齊。連轎車起家的吉利,都在SUV陣容的產品線上大放異彩。反觀海馬,除了幾年前我們公司長測過的S5、S7,之后這幾年也就推出了一個S5青春版,然后就沒有然后。

要在車市站穩(wěn)腳,數(shù)量不夠,就用品質來湊。這次適逢二代S5的到來,我們就來看看,作為海馬SUV家族里的當家產品迭代,能給我們帶來什么驚喜。

外觀夠上相,北京車展展車已被圍觀

這次二代海馬S5的變化,要先從外觀說起。今年北京車展上,海馬展臺最火的展車莫過于二代海馬S5。從實車可以看到,海馬S5的外觀變得更加精致、同時細節(jié)拿捏也更加到位,沒有了那種為了展現(xiàn)設計而用力過猛的痕跡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從前臉看,這種點陣式的大中網(wǎng)在當今汽車市場確實不罕見,配合造型更加修長的大燈造型,頗有一絲謳歌CDX的神韻;前臉分體式的大燈,也容易讓人聯(lián)想起Jeep的自由光;當然我本意并非說S5模仿誰,神似和形似還是有區(qū)別的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整體造型來看,S5走的依舊是比較偏運動風格的路線,高腰線、低矮的車頂,一看就不是那種高頭大馬的傳統(tǒng)SUV。包括雙色輪圈內噴紅的剎車卡鉗,都顯得S5非常急于向大家展示自己運動的元素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為了造型,可以看到海馬S5后門的長度明顯不如前排,車窗的面積也不算大,多少會影響后排乘客的上下車便利性和側面視野開揚感。好在S5是有配備全景天窗的,在視野方面能扳回一城。

1.6T上線時間未定,其余動力都是老面孔

動力部分,這次車還沒正式上市,海馬官方就對外立flag稱二代海馬S5是“8萬級超級動力SUV”,看來是要一雪前恥了。目前我們了解到的是,二代海馬S5將會有三款不同的發(fā)動機。在上市之際隨之一并推出的,有1.6L自然吸氣+5MT,以及更主流的1.5T+5MT或CVT。我們本次試駕的正是1.5T的車型,尾標是230T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這倆組合可以說是老面孔了,硬件規(guī)格上跟現(xiàn)款的S5是一致的,相信1.5T+CVT的表現(xiàn)大家都不陌生了??傮w來說,重新進行調校后的新款1.5T+CVT的S5在輕踩油門時候的加速輕快感和連貫性會做的更好,有股一氣呵成的暢快感。只是這動力在輕點油門和全力加速給人主觀感覺沒多大差距,并且低速時候,這幅來自邦奇的CVT在低速動力結合時候還是顯得不夠自然,有點像手動擋駕駛員抬離合略嫌粗暴,剛半聯(lián)動上就直接丟離合,同時NVH并不出彩,聲色也明顯不如賽道上體驗的1.6T版本,不僅會影響低速堵車蠕行時候的駕駛體驗,整體表現(xiàn)在同級別中也優(yōu)勢不大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因此海馬要兌現(xiàn)立flag提及的“超級動力”,重任就落在了后續(xù)推出的全新1.6T+6AT(尾標為280T)版本上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這副1.6T新發(fā)動機是由海馬跟德國FEV聯(lián)合開發(fā)的,日后還會有縮缸版的1.2T三缸推出,匹配DCT變速箱,成為海馬混合動力戰(zhàn)略的主機型。說回這幅1.6T機器,官方稱最大功率為136kw/5000rpm,最大扭矩280牛米/1500-4500rpm。簡單初步體檢,能明顯感覺到這幅1.6T的動力要優(yōu)于1.5T,包括輕點油門時候的輕快感以及直線時候全油門時候的主觀沖擊感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同場我們用了P-BOX進行數(shù)據(jù)測試,在當下寧波正午大太陽下,輕輕憋轉速到1600rpm左右彈射起步,目前最快徘徊在9.3和9.4秒之間。而我用了新車評的測試標準(不憋轉速)直接起步,剛好能在10秒破百。對于一個要三擋才能破百的SUV來說,這樣的成績并不算差??珊qR對這個成績依舊不滿意,官方稱他們對二代海馬S5 1.6T版本的終極目標,是要做到8秒破百。

考慮到目前搭載這幅機器的車型還在ET3階段(工程試制),可以說完全沒來得及跟變速箱進行匹配,日后還有很多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細節(jié)的調節(jié)和匹配,所以實際量產版是牛是馬,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。既然如此,我們對1.6T試制車的動力初體驗,包括低速時候跟變速箱配合的感受就不作太多贅述,大家靜候量產版面世吧。

硬朗路感清晰的底盤,有多少人中意?

其余的動態(tài)部分,二代海馬S5在性格上還是繼承了初代S5的衣缽。這幅底盤能給人第一印象就是硬朗,一下子就跟大多數(shù)的競品劃清界限。這種感覺不得不讓人想起十年前的運動型日系車,路感是異常豐富,這樣的底盤在當今10萬元左右的SUV著實罕見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這些路感經過懸掛的化解和處理,傳上來的幅度依舊是可接受的,并不是那種硬生生、顛到人吐的感覺。只不過底盤是夠運動、動作足夠利索,可當年日系車底盤聲音大這點也在S5上出現(xiàn)了?,F(xiàn)如今大部分的自主品牌都很懂國內消費者口味,在懸掛功底不夠高級的情況下狂堆襯套,這樣就能在底盤動作不夠干脆利索時,用厚實的聲音來掩蓋,就算沖過大坑洼也沒有金屬硬碰硬的響聲,很有“高級感”。在這點上,S5還是略顯吃虧的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至于轉向手感呢,比起現(xiàn)在日益電子化的轉向,海馬S5的手感回饋感還是比較清晰的。轉向的阻尼感偏輕,轉向比例也不快,圈數(shù)較多。這絲毫不影響你通過方向盤來感知車輛的動態(tài)。尤其在賽道,把車輛前輪逼近極限時繼續(xù)緩緩給油,此時底盤的極限還是能感知得到,能感覺到即便是轉向不足,車身姿態(tài)是整體漸進、線性地往外滑動,而不是突然失去抓地力就一頭扎出去的典型推頭。

在這種極限狀態(tài)下,通過轉向對車身動態(tài)的微調也是可控的,整體執(zhí)行性算比較及時,在轉向方面不會出現(xiàn)拉橡皮筋的拖沓感。整個底盤在操控上表現(xiàn)出了這個級別SUV鮮有的操控基因,有點讓人意外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在這個大趨勢都是往舒適性,高級感靠攏的時代,海馬依舊執(zhí)著于操控方面的造詣。這樣的調校,能讓它在這個趨同枯燥的市場里讓人眼前一亮??蛇@么做,到底有沒有市場,有多大的市場,這還得等銷量來作答。

配置盡量跟上時代步伐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機械功底是一方面,要吸引消費者買單,靜態(tài)方面是不能馬虎的。除了外觀的變化,二代海馬S5在內飾設計和配置方面,也是盡可能跟上時代步伐。比如儀表盤采用了7英寸的TFT全液晶顯示,擁有三種不同的主題樣式選擇。整體畫面的細膩度,和動畫的流暢度都做的不錯,不會有廉價感一說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中控屏幕尺寸也升級到10英寸,并支持CarPlay手機互聯(lián)、科大訊飛的語音助手以及支持遠程控制、車輛信息反饋的Moofun手機APP功能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如此看來,二代海馬S5產品主基調并沒有變,跟上一代一樣是走個性、特立獨行的路線,無論是外觀顏值還是內飾的人機功能性上,都比老款有明顯進步。內飾科技感方面功能性提升明顯。要說缺點,就是儲物空間依舊不夠多,整車除了前排一個用以連接CarPlay的USB口之外,就剩下后排一個,在這個動輒后排就2個USB加出風口的年代,S5在細節(jié)實用性方面還有待提升。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
產品主基調沒變,據(jù)說上市價格有驚喜

總體來看,二代海馬S5依舊是討好追求個性、喜歡駕駛的人群。反正現(xiàn)在市面上7-11萬左右的自主SUV都在往舒適、空間、配置方向發(fā)力,海馬S5走自己的路,做出差異化,這點我還是蠻欣賞的。如果在僅有的預算范圍內,想要一臺開起來沒這么沉悶的自主SUV,建議你等等二代S5上市售價公布,據(jù)說整體售價比起現(xiàn)款還有小幅下調。而對動力有要求的,那你得多給點耐心,期待往后推出1.6T+6AT的版本吧。


二代海馬S5首試印象】

突出優(yōu)點:外形的進化;內飾功能比老款更豐富、配置更實用;底盤是同級別罕見的運動風味;1.6T初體驗動力底氣夠。

主要短板:用料不夠講究;后排空間水準一般;1.5T老動力吸引力不強。


【新車評推薦等級(初評)】

海馬二代S5首試:不隨波逐流,堅持做操控SUV
說明:該車型未上市,尚未代表新車評對該車的充分評價,敬請知悉。

標 簽   海馬S5

更多>>海馬鄭州-海馬S5 車系圖片

參數(shù)配置海馬S5

官方價:0.0 - 0.0萬

排 量:-

變速箱:-

關注電動新車評,玩轉電動車
未知的車型 有興趣?
是否要放棄獎勵
全部填寫問卷才可以領取哦
確定放棄
再看看
0